记者
李科文
编辑
许悦
1
杭州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间20平米的发热诊室“平静”地度过了开诊后的头三天,没有预想中的拥挤人流。
而一位珠三角地区某县级市下辖镇基层干部却向界面新闻描述了完全不同的情景——由于大量一二线城市人员返乡,其镇里唯一具备发热门诊条件的卫生院出现了大范围的院感并临时停诊。
近期,社会防疫宽松化叠加冬季流感等因素影响,全国社会医疗资源受到严峻考验。在12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针对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长迅速的情况,国家卫健委要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
全国各地都在想法设法增加发热门诊数量,比如,根据深圳市卫健委的规划,深圳市各医疗机构将在近期开设个发热门诊(诊室),全市每个社康都会开设发热诊室。
但是,尽管都在加紧发热门诊,但持续的疫情压力下,城市与村镇的发热门诊接诊能力差距却在拉大——医疗资源本就匮乏与消息相对闭塞的县镇乡,发热门诊资源更为捉襟见肘。
城市与村镇基层发热门诊的就诊参差
张洪玲是杭州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开诊后第一天值班的医生。她向界面新闻表示,开诊当天她共接诊68位社区居民,其中5位有发烧症状,“真正因发热而就诊的患者并不多。”
采荷街道位于杭州市中心城区。根据该街道最新的统计数据,其共有16个社区,约共8万常住人口,.5万流动人口。杭州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薇薇向界面新闻介绍,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约人,其中能看发热门诊的全科医生10名。
12月10日晚,杭州发布一批发热门诊(诊室)医疗机构名单。这份名单的前一部分是59家大型医疗机构信息。其后一部分是与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类型的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信息,包括名称、地址、开放时间和咨询电话,共计个。
“社区居民并不一定会优先选择社区卫生中心的发热门诊。”吴薇薇表示,采荷街道附医院,部分社区医院医院还方便。
在一些大城市,基层发热门诊可以起到发热病人分流、分级诊疗的作用。但由于公立医疗资源本身较为丰富,分级诊疗意识未能建立等原因,许多发热病人仍然医院。
据《钱江晚报》12月12日的报道,杭州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线距离仅米的医院(庆春院区)的发热门诊接诊人数近两天陡增,平时不足百人,目前有两三百人。
相似的情况在广州也发生。据《南方都市报》,12月9日至11日,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山三院发热门诊的医院1名儿科医生。在过去一周中,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已开始增加,周末增长明显。
但截至目前,广州医院的发热门诊并未有大幅猛增情况,患者就医时间可控制在一两个小时之内。
与大城市的基层发热门诊主要为补充力量不同,大幅增加的发热患者对县级市及其辖镇的发热门诊的冲击却显得十分猛烈。
界面新闻曾报道,四川达州也出现大量人员感染,一些诊所医生称,近期前来就诊的发热、咳嗽类患者是平时倍以上。一些诊所出现患者聚集输液的情况后,达州市通川区卫健局曾紧急下发通知,以减少聚集为由,禁止诊所为发热病人打针和输液,只能开口服药物。第一财经也报道,在基层乡镇以及村卫生室,这么多患者选择输液,主要还是与医疗卫生条件受限,以及患者的就医误区相关,错误地认为认为输液会“好的快一些。”
类似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骤增在全国各地的县域内均有发生。据第一财经,中部某人口大省下辖市镇一位59岁乡村新冠患者自述其感染就诊经历:这位59岁的妇女和她老伴终于烧得熬不下去,最终才选择到镇卫生院,但到卫生院排队超五小时,仍没吃上退烧药。
前述提及的这位基层干部所下乡的辖镇靠近珠三角核心城市,人口规模约超7万人。据他介绍,其镇上仅有这唯一一间具备发热门诊条件的镇级卫生院,其中床位不足50张,在编医生18名。这所卫生院属于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布的《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中提及的县域医共体。
该基层干部表示,实际上乡镇当地人更倾向于去附近的大城市就医,所以其镇辖区内医疗资源质量一直较低。“特别是现在镇辖区内大部分乡级卫生医疗机构连自然分娩都已无法开展。”他回忆,“驻村时其曾偶遇村内一孕妇羊水破裂,该村约共多人根本没有设置所谓的乡级卫生所,当时还是由该村干部引导救护车入场接诊该孕妇上镇级卫生院救治。”
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主任医师陈宏业与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主任医师王建东在《后疫情时代分级诊疗模式作用凸显》中也指出相似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出现了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有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倒退。很多一级医疗机构原本能够开展的诸如自然分娩、阑尾炎手术都不能开展,连病房都没有,而且医院虹吸效应,把医护人才和病人源医院。
村镇基层发热门诊最紧迫的两大难题
实际上,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县镇,目前大多数人选择挤到基层发热门诊更多是为了拿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药品紧缺是每一个基层发热门诊正面对或已面对的难题之一,也是造成基层发热门诊挤兑的隐患。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针对绝大多数人到发热门诊主要是为了开药,很多地方开设了发热门诊的简易门诊进一步来提速。她指出,要通过分级诊疗,构建一个合理、有序的就医秩序。同时通过互联网医疗为出现新冠症状的患者提供诊疗方案以及居家治疗指南,对问诊开具相应的处方,通过线下第三方配送提供药品。
新十条出台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类药物遭到囤积而造成紧缺。“首诊当天大部分都是前来配药的慢性病患者以及日常备药的健康人员。”张洪玲回忆,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类药物一个星期就开完了。”吴薇薇表示,医院里有大量健康状态的居民来购药,不过,社区配药难只是暂时性的,目前上级机构的药品资源仍充足。
这种现象在县镇来说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得到缓解。前述提及的珠三角地区某县级市下辖镇就因为其卫生院发布临时停诊公告,辖镇内居民出现恐慌情绪,致辖镇内各大连锁药店出现治疗上呼吸道类药品与抗原检查试剂缺货现象。
“前往发热门诊购药与备药的也大多数是返乡人士,他们通过互联网短视频接收信息更快,但对新冠病毒理解又不全面。”前述提及的基层干部表示,“他当时跑遍全镇三大连锁药店,发现治疗感冒、发烧类的药物全被抢空了,店员也无法告知明确的补货时间。”
前述提及的中部某人口大省下辖市镇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那位59岁的妇女和她老伴不知该如何去应对。她和老伴,不知道该提前预备什么药,甚至连感染新冠病毒后,该去吃什么药,都一无所知。而一些信息灵通的当地民众,早已把当地药店的布洛芬、连花清瘟等抢购一空。
除药物紧缺外,医护人员短缺也是突出的问题。前述提及的珠三角地区某县级市下辖镇能采取的缓解发热门诊压力与药品紧缺的措施仍是只能要求除有住院需求人士前往卫生院外,其他发热人群采取的居家隔离措施。
前述提及的基层干部表示,现在是若某社区内居民内出现发热症状,该发热人士得先跟社区工作人员报备,社区工作人员再上面给该发热人士做抗原检测,并要求该发热人士采取自行居家隔离措施。若相关发热人士还有其他用药需求,则由社区工作人员帮忙跑腿递送。
虽然没有乡镇基层医疗机构这么紧迫,在杭州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紧缺的问题也同样存在。实际上,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直设有标准的三区两通道发热门诊,但此前由于人手不足该空间一直被闲置。“现在这个发热门诊也是临时规划设置的,之后是否还会再继续保持仍需依照区卫健委的安排。”张洪玲表示。
此外,现在张洪玲她们还得积极应对可能即将到来的感染高峰。换而言之,她们的工作时长已随之而增加——现在发热门诊值班医生已早需要从上8点上岗至晚上9点,非值班时她们的正常下班时间为下午5点。
1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表示,切实增加基层人力,短医院下派基层、招募近五年内退休医务人员以及将在其他岗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他表示,同时要切实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推进重点人群签约全覆盖,确保有需求时能联系到家庭医生。
鉴于农村可能面临的医疗保障能力薄弱等问题,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于日前发布《关于印发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指出,医院对口帮扶关系为基础,遴选省内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按照分区包片原则,与各县(市)建立对口帮扶机制,以“一对一”紧密帮扶为基础、“一对多”灵活帮扶为补充,组建覆盖辖区内所有农村地区的新冠肺炎医疗服务城乡联动工作组,通过下沉巡诊、派驻专业人员、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