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感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季,小儿感冒怎么诊断与外治 [复制链接]

1#
小儿感冒

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常见外感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任何年龄小儿皆可发病,婴幼儿更为常见。气候骤变及冬春时节发病率高。夏季多发暑湿感冒。儿科常见的多种急性传染病早期,也可表现为类似感冒的症状,临床须注意鉴别,避免误诊。

病因病理

 

外感六淫之邪自口鼻或皮毛而入,客于肺卫,致卫阳受遏,肺气失宣,而见诸证。因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感邪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

诊断要点

 

①有感受外邪病史,气候骤变,冷暖失调,或与感冒患者接触史。②有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症状。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头疼体疼,鼻塞流涕,咳嗽喷嚏,食欲不振,呕吐,有汗或无汗,便秘溲赤等

艾灸疗法

处方 取大椎、风门、肺俞穴,予以艾炷灸。

用法 艾炷1~2壮,依次灸治上述穴位,每穴5~10分钟,以表面皮肤潮热为宜。1~2次/天。

注意事项 ①施灸前要与患儿家属沟通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取得患儿家属的同意与合作。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②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是幼儿患者。如有起疱时,可用酒精消*后,用毫针将水疱挑破,再涂龙胆紫即可。(不建议起泡)

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中药泡洗疗法

1:贯众防风汤:贯众叶,防风各30克。(小儿减量)上药煎汁足浴,每次15到20分钟每日2到3次,每日一剂。

功效:发汗解*,祛风止痛。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感冒。

2:大葱生姜汤:大葱,生姜适量。

上药煎水浴足。

功效: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3:银翘汤:银花,连翘各50克,橘梗薄荷各30克,豆豉,牛蒡子各20克,甘草10克。(小儿减量)

上药煎汁足浴。每次15分钟左右,每日2到3次每日一剂。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适用于风热感冒。

穴位敷贴疗法

用药:羌活10克,佩兰叶10克,苍术6克,香薷6克,明矾6克,生姜适量。

用法:将上诉药物研成细末,生姜榨汁,取20克药末加入生姜汁,调成糊状,制成药饼分别贴于涌泉穴,劳宫穴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3次一疗程。主治:暑湿感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