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46512.html下面开始看具体条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太阳病的提纲,要记得,总纲——脉浮。它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病理变化呢?
它体现了体表受邪,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因为脉象是反映人体气血运行状态的,当血气浮盛于外时,这个脉必然应之为浮。
恶寒就是怕冷。恶寒是风寒邪气伤人体阳气的证候,体表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阳气不足,温煦肌肤的功能失司,所以他自然就感到怕冷。太阳阳气的功能,就是温养肌肤,现在太阳的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温养肌肤的功能不足了,所以恶寒。所以后世医家认为:“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但是当肾阳不足,表阳失助的时候,那个时候真正的是表阳虚,他也可以有恶寒,这里的恶寒是外寒伤表阳呢,还是里阳虚导致的表阳不足呢?一定要结合脉象来看。
?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为什么发热?风为阳邪,发热,是风阳伤卫阳,两阳相争,引发卫阳出现了病理性的亢奋,就发热。这个发热,是体温升高,不是患者感觉热啊。患者只感觉怕风怕冷,他不感觉热,这种情况要区分。
想我这种低智商的人自学中医,没有老师指导,学了好多年,还不知道恶寒发热是个什么情况,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
医圣张仲景又把卫阳因为抗邪而出现的病理性的亢奋,叫做卫强。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这个卫强,并不是卫气的真正的强盛,而是指卫气的一种病理性的亢奋。后面我们还会涉及到卫强营弱,到时再讲营弱。
汗出,是因为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再加上风主疏泄,使营阴外泄而为汗。
恶风恶寒,是风寒邪气伤表阳,温煦失司所造成。
脉缓:血脉松弛柔软。即所说的营弱,营阴外越而致血管松弛柔软,如果叫你用脉浮缓来解释卫强营弱,你要知道怎么解释:脉浮缓,他体现的就是一种卫强营弱状态;卫强营弱,他体现的就是一个脉浮缓状态。
小结:
太阳中风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
卫强:卫阳奋起抗邪,反应在脉上,就是脉浮。
营弱:汗出伤营,反应在脉上,就是脉缓。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寒为阴邪,寒邪伤表。因为寒是主收引的,所以寒是主疼痛的。寒邪伤表使肌肤的气血涩滞,不通则痛,另外使肌肤、骨节的筋脉拘挛,拘挛它也会痛。寒伤肌表使肌肤的气血涩滞,筋脉拘挛,所有就出现了诸多疼痛的症状。寒邪最易伤人阳气,所以最先表现恶寒。
呕逆: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升降失调,出现食欲不振。脾气不能升降而下利,胃肠蠕动弱而不大便、呕逆等,不是邪气入里。
发热恶寒:是寒邪闭表,卫闭营郁。脉阴阳俱紧见于浮,为太阳伤寒,脉阴阳俱紧见于沉,为少阴伤寒。
?延伸:小儿胃肠型感冒。
小儿经常感冒,多属胃肠型,表里同病。外感风寒时,正气抗邪于表,里气偏不足,消化力弱,就会出现积食、消化不良。多食过食,增加肠胃负荷,肌体就会调动全身正气来帮助消化。这时,表气就偏不足,不能防御外邪而感冒,造成表里同病。
大部分同学看到这里就卡住了,说的倒是清楚明白通透,治疗呢?怎么治?是先治感冒呢?还是先治肠胃?还是感冒肠胃一起治?该用什么方?
胃肠型感冒,该用什么方。还是那句话,辨证施治。
(一)经方
1、葛根汤,太阳表寒发热重,兼下利稍轻,舌淡红苔薄,下面注意我的舌苔描述,小儿舌诊很关键的。葛根汤还没讲到,大家可以先去查阅。
2、葛根加半夏汤,太阳表寒发热重,不下利,兼呕吐,舌淡红苔薄腻。
3、小柴胡汤,三焦气机不畅,导致太阳表气不和。
4、桂枝人参汤,脾胃虚弱为主,发热腹泻。舌淡苔薄,协热下利,心下痞满。
没有学到的方,自己去查阅,这些都可以治疗胃肠型感冒。
(二)时方
1、七味白术散,脾胃虚弱为主,发热水泻呕吐,舌淡苔白腻。
2、参苏饮,感冒兼脾胃虚弱,舌淡红嫩苔薄腻,咳嗽发热,化热加石膏,湿重加霍香,痞满加厚朴。
3、人参败*散,感冒发热,表邪内陷下利。
4、霍香正气散,内伤湿滞,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
5、三仁汤,湿温发热,身体疼痛、倦怠,胸闷腹胀。
6、五积散,内伤生冷,外感风寒。
7、防风通圣散,表寒郁兼里实热。
8、行气香苏散,治内伤生冷,饮食浓味坚硬之物,肚腹胀满疼痛,外感风寒湿气,头疼身热憎寒,遍身骨节麻木而痛,七情恼怒相冲,饮食不下、心腹气痛。
组成:紫苏、陈皮、香附、乌药、川芎、羌活、枳壳、麻*、甘草。
加减:因湿加苍术,生姜三片,水煎温服。外感风寒加葱白三根;内伤饮食加山楂、神曲。
这个方主要适合成人,小儿就不用了。以上方剂,厚朴、半夏、霍香、神曲、麦芽、山楂,随适加入。
?(三)三大特点
说到这里,多啰嗦几句。小儿脾胃还未健旺,最容易患脾胃病,小儿肌肤薄弱,不经发散,小儿病情发展快,发热容易伤精耗液,时刻记住小儿这三大特点。
小儿感冒,舌偏淡薄,素有脾胃虚弱的。直接用桂枝人参汤。
惺惺散,出自《小儿痘疹方论》。
桔梗(炒)1两,真细辛1两,人参1两,甘草1两,白茯苓1两,真川芎1两,白术1两。
主治:小儿风热疮疹,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促。上为粉散。每服3钱,水1大盏,薄荷5叶,生姜3片,同煎至6分,去滓。徐徐温服,不拘时候。
这个方就是桂枝人参汤的意思,时方终是没经方好用。
加减惺惺散,出自《育婴秘诀》。
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炙甘草7分,防风3钱半,川芎3钱半,藿香3钱半,细辛2钱。补脾胃,发散风邪。主小儿风泄,其症口中气热,呵欠顿闷,乍凉乍热,睡多气粗,大便*白色,呕吐乳食不消,时作咳嗽。
感冒舌淡苔白腻的,肠胃经常不好的脾胃虚弱,感冒兼有伤食挟湿,口服桂枝人参汤,脐部贴敷霍香正气水,发烧呕吐腹泻两小时就解决了,当别的医生束手无策时,你在谈笑间轻松瞬间搞定。
这里单说胃肠型感冒,其他的麻杏石甘,竹叶石膏,小青龙等等,又是其他情况了,暂时不讲,搞复杂了。
经方治疗小儿感冒,要时刻记住,结合小儿的三个特点。
小儿舌偏红的感冒,参照金匮要略痉病治疗。无汗表实的太阳伤寒病,我们用葛根汤,不用麻*汤。因为小儿肌肤薄弱,经不起过分发散,小儿病情发展快,发热容易伤精耗液。我们可以用麻*,但不用麻*汤而是用葛根汤,因为葛根汤里面有葛根、白芍,葛根生津,芍药敛阴,防止麻*过散,兼郁热葛根汤加石膏,咽喉疼痛加薄荷、连翘,舌红加芦根等等。不要动不动就用麻*汤,大青龙汤。
舌偏红发热,或感冒,或时疫,或斑诊,有汗表虚,发热较重的,我们可以用桂枝汤,但加一二味药最好,如桂枝加瓜蒌根汤,或桂枝汤加连翘,或桂枝汤加紫草,或桂枝汤加银花,或桂枝汤加青蒿等等,防止病情继续发展化热伤阴,又防止辛凉药伤阳。
舌淡红,有汗表虚的,我们就用桂枝汤,兼平素脾胃虚弱的,发热不重的,虽是桂枝汤证,我们直接用桂枝人参汤,小儿胃肠型感冒,先就讲到这里,多数是个人观点,个人经验,不一定全对。
(附注:本讲解基于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为蓝本,加入刘帮来老师个人临床经验与体悟而成。本文由学生针草整理。)
欢迎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