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感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伤风感冒的一般汉方治疗
TUhjnbcbe - 2021/8/26 16:58:00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www.bdfyy999.com/m/

文字录自年8月4日,千聊,志广的直播间,同名课程。

本期导读

今天做一个小归纳,把一些常用的治疗伤风感冒药方列出来。

题目为什么用“汉方”而不是“经方”?

汉唐对我们来说很遥远,我们的国家在二、三十年之后一定会进入强盛的时代,美国川普总统现在的做法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在发抖,汉武大帝的一句话可以提醒川普总统:“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现在我们可以像吕后一样隐忍,但以后就难说了。

这次讲的伤风感冒的治疗只是一般性的治疗,而不是全面的论述。特殊的或迁延的时间久的,临床上也很多见,在后面会补充。

感冒时有胃肠道的表现,一般称之为胃肠型感冒,表现为拉肚子、作呕,前面讲过可以用藿香正气丸、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之类的方子治疗,但后面还要详细论述。

感冒迁延的时间比较久,会造成胃肠道不舒服,人不想吃饭,很想作呕,柴胡汤的类方也将另外做补充。

今天写了一个归纳(不算很全面),按阴证和阳证作了划分。

Chapter1one

阴证

感冒的时候,表现出很容易犯困、整天想睡觉,症状表现不明显,虽然发烧,但还是属于阴证;不发烧犯困的,更是属于阴证。相关的方子有麻*附子甘草汤、麻*附子细辛汤、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具体的比较如下:

麻*附子甘草汤

这个方子我常用于兼有喉咙痛的阴证。

假如只是单纯的喉咙痛,没表现出犯困,可以考虑用甘草汤,假如咽喉有化脓的情况,可以用桔梗汤。

麻*细辛附子汤

假如除了阴证的表现,还有身体的疼痛(寒主痛),这种喉咙痛不一定表现为一般疼痛,而是有点抽紧感觉的痛,包括关节的疼痛也是如此,且是阴证,这时候可考虑用麻*细辛附子汤。

其他

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前面的课都讲过,这里就不详细论述了。

Chapter2two

阳证

阳证重视的是病人有没有汗。

感冒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解表,包括麻*附子的配伍,也是有助阳解表的作用。假如一个病人本身比较容易出汗,我们要注意解表时不能发汗太过。所以有没有汗,除了通过问病人平时容不容易出汗,还要触摸病人的肌肤是比较干燥还是潮湿,这样子用药会比较好。

1无汗

没有汗出的,可以考虑带有麻*的方子,如麻*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麻*汤和葛根汤

强调治疗经络、关节由于寒气凝结造成的痛证,尤其是葛根汤,出现项背强几几的症状时可以使用,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方子,感冒初起有这种感觉,喝上葛根汤可能半个小时就能治好。

麻*汤治疗的也是有关节痛、周身疼痛的一些症状,但不太强调有项背紧的感觉。

我的恩师张横柳教授,很喜欢用麻*汤治疗感冒发烧的病人,他说通常用麻*汤治疗的病人基本不用复诊,三剂基本上就可以完全治好,很多人喝一剂药就可以退烧,取麻*汤宣肺解表的力量很强。

大青龙汤

比麻*汤的发汗力更强,治疗不汗出而烦躁,有烦躁的感觉。治疗发烧也可以考虑使用,但必须明确不是阴证。

小青龙汤

通常是治疗打喷嚏流鼻水比较厉害的情况。小青龙汤对过敏性鼻炎很有效果,有的人长期服用小青龙汤的科学中药,可以控制剂量很少,如果服用汤剂的话,比较难控制量,即便每味药开5克,对身体也不太好,小青龙汤发散的力还是比较强的。

小结

这些方子运用的重点,在使用时大家都要考虑上面所讲,针对不同的特征,病的不同状况,有什么不同表现,用上对应的方子,会有不同感觉。

2有汗

麻杏苡甘汤、桂枝加葛根汤、麻杏甘石汤很多时候用于有汗的情况。葛根汤、小青龙汤对有汗出的病人也有机会使用,但前提是使用的剂量要足够小,问题不大。

麻杏苡甘汤、桂枝加葛根汤、麻杏甘石汤

1)麻杏苡甘汤

常用于治疗周身酸痛、有风湿感觉的症状。

2)桂枝加葛根汤

一般治疗有汗出又有项背强几几这种症状的感冒。

3)麻杏甘石汤与桂枝汤、桂枝人参汤的比较:

麻杏甘石汤证的病人:怕热多一点;

桂枝汤、桂枝人参汤证的感冒:通常是怕冷多一点。

4)麻杏甘石汤与银翘散的比较

怕热多一点的感冒伤风,假如又有喉咙痛之类症状,往往表现为喉咙痛、发烧、口干、怕热,也可以考虑用银翘散之类的方子。

银翘散:针对喉咙痛、发烧比较明显的;

麻杏甘石汤:因为有解表的力量,全身性的表现多一点的,可以考虑使用。

桂枝汤、桂枝加人参汤、桂枝加附子汤、小建中汤

桂枝汤、桂枝加人参汤、桂枝加附子汤、小建中汤,针对的人群是相对弱一点的。

1)桂枝汤

桂枝汤证: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啬啬恶寒,好像有点怕冷、人有点缩着的感觉;啬,吝啬的啬,有点缩着、怯怯的情况;

淅淅恶风,好像有点小雨洒在身上,毛孔竖起来的感觉,这些感觉在平时很容易有,这种人感冒时也容易出汗,可以用桂枝汤治疗。

2)桂枝加附子汤

如果出汗比较多,怕冷也比较厉害,可以考虑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

这个方子不一定要用在像出汗太多造成脚挛缩这一类的症状,即不一定有伤阴的症状,只是怕冷比较明显,出汗比一般的桂枝汤证多时,就可以考虑使用。

3)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针对的是桂枝加芍药汤证的人群。在太阴病篇中讲过:容易腹痛,人瘦弱,比较容易出汗,摸肚子发现肚皮偏软,但腹直肌容易挛缩,怕被人家摸肚子,一摸就容易笑。

这个方子的组成是桂枝加芍药汤加麦芽糖。麦芽糖是方子的主药,这种人比桂枝汤证的还要弱,比较瘦、经常容易感冒,用这个方子治疗标本兼治。

4)桂枝加人参汤

桂枝加人参汤是我之前提到过的,拉肚子且有一些表证,甚至发烧、头痛的表证还没清掉,可以考虑用这个方子治疗。

Chapter3three

其他情况

大家可以在学习《伤寒论》时自己列一下表,把学到的方子列出来比较。

上面的表还不完善,中间应该加上柴胡类方。现在讲的很多是感冒初起的证候,感冒几天后,假如有一些症状没有好转,影响到脾胃的运化或胃的受纳,就会有其他表现,这时候可能要考虑柴胡类的方子,发烧也可能反反复复,柴胡类的方子很常用。

假如病人表现出胃肠道拉肚子、腹痛的情况比较多,就要考虑太阴病的方子,或者藿香正气散之类的。

关于拉肚子的情况,后面将讲下利的汉方治疗比较,这种情况不用考虑是感冒引起还是其他因素造成的,会有另外的治疗。

伤寒论对于疾病的治疗,并不是每一个具体的症状如何辨证分析,而是根据条文内容分析,条条文就能治百病。

-THE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风感冒的一般汉方治疗